5200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6章(第1页)

从此,明兵情势急转直下。本来十万明兵从辽东赶往济南想与铁铉合军,走到直沽就被燕军截杀,主师杨文被擒,没有一个人能到济南(辽东明军之所以迟迟赶到,主要是朱棣约好鞑靼兵不断骚扰边境,牵制了辽东的明军,可见朱棣还是个有&ldo;卖国&rdo;嫌疑的反贼)。1402年6月,燕兵至泗州,守军不战而降。

朱棣列大兵于淮河北岸,明将盛庸拥数万兵于南岸。未几,燕兵又施奇袭计,这群惯于骑马的北方兵竟能先派数百人乘小舟先入南军舰队中放炮,屡战屡败的南军惊骇至极,弃舰而逃。燕军乘胜,当天就攻克盱眙,直趋扬州。

扬州守将王礼等人暗中通款燕王,把主管江淮的监察御史王彬捆住,大开城门投降。接着,燕兵又降高邮、克仪真。此时,长江之上,遍插燕王大旗的巨舟往来穿梭,旗鼓蔽天。

金陵城内,大臣们见势头已变,各自心怀鬼胎,都以守城为名求出,致使都城更加空虚。

情急之下,建文帝派燕王堂姐庆城郡主入燕营请和,答应割地,与燕王中分南北,划江而治。事已至此,朱棣当然不干,婉言拒绝。建文帝惶急,忙问方孝孺:&ldo;今奈何?&rdo;孝孺书生,只能回言:&ldo;长江可当百万兵,江北船已遣人烧尽,北师岂能飞渡?&rdo;

7月,燕军大集合,于浦子口向明军发起攻击。明将盛庸与诸将逆战,竟也击退燕军,又赢得一次暂时的胜利。

&ldo;燕王欲且议和北还&rdo;。估计天气溽热,朱棣自己也有些顶不住,毕竟已得到一半国家,想先回北平休整一下再图后举。假如此次朱棣回北平,后来的事情还真难以预料。大胜大败,谁也说不清楚,况且建文嫡孙嗣位,正朔所宗,军心民心,道德的力量无比巨大,会在一夜之间可能突然令燕军兵败如山倒。

节骨眼上,朱棣能战惯战的儿子朱高煦&ldo;引北骑至&rdo;,生力军又来,不由不使朱棣大喜过望,他一跃而起,全身贯甲,抚着朱高煦后背说:&ldo;勉之!世子多疾。&rdo;言外之意上要把继承权传给朱高煦。有这一句话,朱高煦活人被打强心针一样,铁了心死战。

建文帝本来派都督佥事陈喧率军增援盛庸,不料陈喧径直坐船过江投降了朱棣。

于是,&ldo;燕王乃祭大江之神,誓师渡江,舳舻相衔,旌旗蔽空,金鼓大震。&rdo;加上当日天气万里无云,水平如镜,虽然盛庸水军沿江列舰二百余里,但看见燕军如此盛势,&ldo;皆大惊愕&rdo;。仗未开打,心理上已经输掉。

燕军乘船迫岸,首先直冲盛庸主营。&ldo;(盛)庸师溃,追奔数十里。(盛)庸单骑遁,余将士皆解甲降。&rdo;明军舟师如此之众,竟不战而降,至此可见燕军的兵威已经非同一般。(盛庸逃跑后,朱棣不久即攻下金陵称帝。盛庸以余众降,守命驻守淮安。不久,建文帝的兵部尚书铁铉被擒获,朱棣马上命盛庸退休。很快,朱棣就派人诬告盛庸&ldo;怨望有异图&rdo;,盛庸自杀。朱棣起兵后屡战屡捷,但多次败在盛庸和平安两将之手,因此一直记恨在心。)

抢渡长江后,燕军又攻下镇江咽喉要地,直奔金陵杀来。

当时,本来凤阳还有留守军队数万,但守将认为中都不能轻弃,死心眼固守中都。驸马梅殷在淮安也有数万兵,也因消息隔绝,不知所为。

建文帝&ldo;甚忧郁,徘徊殿庭间,召方孝孺问计。&rdo;

方孝孺只是一大儒,兵事根本非其所长。他只能在朝班上抓住李景隆,说:&ldo;坏陛下事者,此贼也。&rdo;请建文帝下令杀掉他。群臣班中共冲出十八人,也都咬牙切齿,愤怒之下,争相上去拳打脚踢,差点把李景隆当众打死。

把李景隆暴打一顿,火气稍消,方孝孺出主意说:&ldo;城中尚有劲兵二十万,城高池深,粮食充足。应把城外居民尽驱入城,并把城外木材全部抢运入城,使得燕兵无攻城之具,日久就会自行撤离。&rdo;

&ldo;帝从之&rdo;。这一来,盛暑季节,老百姓毒日头下搬运巨木,饥渴劳苦,死者无数。大家为躲避拆毁自家房屋后运送房梁入城的苦差,许多人自己纵火烧屋,大火连日不息。

&ldo;屋漏偏遭连夜雨,船漏又遭顶头风。&rdo;好好的金陵城,东北角和西南角又无故崩塌,朝廷下忙派兵民抢修,怨天愁地,上下官民都昼夜不得休息。

惶急无计之下,建文帝一拨又一拨地派李景隆和诸位王爷出城,乞求燕王朱棣退兵,答应割地中分天下。朱棣咬定只要&ldo;得jian臣&rdo;,诸王也个个碰了软钉子而回。

&ldo;帝会群臣恸哭&rdo;。有人劝建文帝逃往蜀地,有人劝逃往浙江,有人劝逃往湖湘,意见纷纷,莫知所之。最早立议削藩的齐秦、黄子澄都早先出外&ldo;募兵&rdo;,建文帝一筹莫展,天天长吁短叹,恨恨道:&ldo;事出汝辈,而今皆弃我去乎!&rdo;

燕王朱棣害怕四方勤王兵至,便派军队诸将日夜研究攻城计略,想尽快结束战斗。哨探侦知金川门是李景隆把守,朱棣便率先派军攻打。燕军一到,李景隆与谷王朱(左木右惠)马上大开城门投降。以兵部尚书茹瑺为首的数十个望风使舵的建文帝臣子也都纷纷投奔,叩请朱棣称帝。(李景隆是朱元璋重臣李文忠之子。李文忠是朱元璋亲外甥,连李景隆的名字都是朱元璋所起。此人相貌堂堂,&ldo;眉目疏秀,顾盼伟然&rdo;,其实是个绣花枕头美男子。他先前丢盔卸甲亡掉八十万军队,建文帝对其也没有加以诛杀。危难关头,他不仅不以死报,反而首先开城门投降朱棣,此人品性也真是至差至衰。朱棣即位后,李景隆得授&ldo;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rdo;,增岁禄千石。朝廷每有大事,他还站在班首主持政议。&ldo;诸功臣皆不平。&rdo;永乐二年,朱棣的兄弟周王告发李景隆在建文朝时强向自己索贿一事,不久,又有人告发他&ldo;蓄养亡命,谋为不轨&rdo;。毕竟姑表亲,朱棣不忍加罪,只是削夺他的勋号,以公爵身份归家停职。又过些时日,有大臣弹劾&ldo;李景隆在家坐受阁人伏谒如君臣礼,大不道;(李)增枝(景隆子)多立庄田,蓄童仆成千,意叵测。&rdo;朱棣这才下旨把李景隆父子连同家眷全部软禁,没收全部家财。老哥们耍赖皮闹绝食,十几天不死,也就又继续苟延残喘下去。寂寞荒凉之下,直到永乐末年才病死。)

建文帝惶急,&ldo;逊国而去。&rdo;(建文帝逊国是中国历史一大谜团。官方所修正史也讲&ldo;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rdo;但朱棣&ldo;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葬之&rdo;,自己单方面宣布建文帝已被烧死。但他称帝后,仍然不放心建文帝,怕这位侄子日后东山再起,派人四处寻找。大太监郑和自永乐三年起(公元1405年)数次下西洋,表面上是宣示大明国威,一路挥霍金银无数,实际上最重要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探访建文帝下落。当然,七下西洋,诚为我中华征服海洋的壮举,据说美洲也是三宝太监首先发现,比哥伦布还要早。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估计朱棣和臣下谁也没想到为了寻访一个小皇帝下落的&ldo;壮举&rdo;会带出日后那么多大动静来)。

帝国如风元朝的另类历史  人性的优点  傲慢与偏见  理智与情感  亡天下:南明痛史  大明朝的另类史  卡耐基人际关系学  刀锋上的文明:宋辽金西夏的另类历史  历史的人性  爱玛  隋唐五代的另类历史:帝国的正午  人性的光辉:林肯传  诺桑觉寺  形象设计艺术  曼斯菲尔德庄园  卡耐基口才学  隐蔽的历史  人性的弱点  经营管理方略  玉体横陈  

热门小说推荐
末世为王

末世为王

出生在末世爆发百年后黑暗纪元的秦羽在一次狩猎中死亡,重生到了末世爆发的第一天。一场血雨降临,死去的人重新站了起来,渴望着鲜美的血肉,生命物种发生变异,凶猛的变异兽肆虐,更有来自异空间的强大异族虎视眈眈。文明毁灭,道德崩丧,人类是否能在残酷的末世中延续下去?是成为冷酷的恶魔还是仁慈的救世主?进化的极限是天堂还是地狱?...

都市逍遥神

都市逍遥神

如来佛祖降下御旨,让唐僧下凡尘历练,于是,唐僧开始了他奉旨泡妞的都市历程。戒,那是一定要破滴,而且还要破的精彩!我装逼?没事,雷公电母罩着呢你装逼?小心被雷劈,不被雷劈被我劈!你牛?好,我来召唤孙悟空,你来跟孙悟空比比谁厉害?quot...

重修仙帝

重修仙帝

家族嫡长子苏洛,一代天骄,消失两年,再度归来已是至尊,面对毫无人情味的家族,他发誓必将重临巅峰,不负红颜,傲立寰宇,令这天地颤抖,重现仙主风姿,令所有敌人颤栗。...

乡村大地主

乡村大地主

我是乡村大地主,这里的美女,都是我的!...

猎国

猎国

不想谋朝篡位的权臣不是一个合格的权臣  总有一天,帝国的金币上会印上老子的头像!  夏亚雷鸣  跳舞新书,欢迎新老朋友前来捧场~...

头号战神林莫柳如霜

头号战神林莫柳如霜

战神回归,妻儿竟然受辱!林莫忍无可忍,打脸反派,收拾人渣,铁血手腕护娘俩。奇葩丈母娘,一心扑到钱眼里,林莫冷哼,秒变亿万身家企业家,专治各种不服。你就是我那没本事的废物女婿?是你女婿,但绝不是废物,丈母娘你服气没?...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