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0191 苑中觐见(第1页)

过了秦淮河,道路便宽阔起来,大道两侧也有了许多观礼民众。

最近这些年来,江东屡经动荡,几乎有一代人的跨度那么长,像这样全城惊动的大喜事更是少之又少。就连当今皇帝登基大礼,都因当时外有方镇强藩震慑而一切从简,没有大肆庆贺。

因而今日在道旁观礼的民众也尤其得多,南人北人俱有,全都立在道旁或是大街两侧的楼台建筑上,翘首以往等待观礼。

鼓吹乐声渐近,那极具威仪的幢盖旗幡在长街上露出了轮廓,然后便是几十名铠甲光鲜、体态魁梧的宿卫甲士开道,阵列森严,神态肃穆,望之令人生畏。

围观者中有稍通礼法者,便向其他不明究竟的围观群众讲解这些旗幡、幢盖的威仪规格蕴含的意味。待听到这乃是宗室诸王才能享受到的礼仪,围观者不禁感慨连连:“这吴兴沈家得幸帝宗,真是阖家门庭尊崇。”

“沈家就算不幸帝宗,也是江东少有的高门!他家乃是江东豪首,富比王侯,单单这仪仗规模,又岂是寻常人家能够摆出来的!”

另有围观者议论纷纷,其他人再看向这千人大队,当中夹以车马礼器,拉开了足足数里的距离,益发让人感受到沈家的人丁和财力之兴旺。

“江东豪首又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沈氏门第怎及琅琊王氏!不过是其家得趁时机,偶获幸进而已!”

不需要仔细辨认,便知发言这人乃是南渡侨人,不忿于公主落于南人门户。然而这话刚一出口,便被周遭人群起而攻之。

讲到人数优势,终究是南人占了上风,在时下人们对于乡土的认同度,还要远甚于对朝廷的认同。无论沈家是怎样门户,能够代表南人得幸帝宗,稳压侨人一头,那就是南人之光,不容侨人污蔑质疑!

南北隔阂,上至朝堂,下至乡野,随着彼此之间争论越发激烈,也渐渐有了一丝火气,若非道旁尚有宿卫禁军游弋,只怕即刻就要大打出手。

沈哲子眨着眼睛行过长街,对于道旁民众的争执声略有耳闻,但也并不怎么放在心上。他倒并不因这些人对他或褒或贬的评论而介怀,针对事件发表言论是这些吃瓜群众天然而有的权力。他从不奢望自己大婚能得到全天下人的善意祝福,那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蠢货才有的想法。

或赞或毁,娶公主的是自己而非别人。地域歧视是几千年流传的传统,是人自然而有的认知模式,实在不必因此而介怀。尤其这种感官的不认同,随时可以因为简单的利益冲突而改变,则更加不必放在心上。

当大队仪仗行过后,紧随其后的是负责发放礼钱的车队。车上装满了成箱成箱的铜钱,虽然是时下流通中成色不算最好的沈氏钱,但胜在量大。几十名壮仆用斗具将这些铜钱抛洒进人群,很快便引起了哄抢。

“哈,你不是说沈家武宗狂悖,远不及王氏清高名重?怎么现在也不嫌他家钱财腐臭?”

一名侨人所站位置正是一斗铜钱洒落集中点,不须挪动身形,撩起衣襟便承接了数百钱,脸上洋溢着浓浓喜色,下意识将这些铜钱护在胸口。听到身边南人交口指责,那人脸色顿时羞红,只是看到沈家钱车仍在不断抛洒喜钱,紧抿着双唇,站在原地纹丝不动,两眼则直勾勾望着下一斗钱的降落点。

仪仗队行过太庙稍作停顿,沈哲子下马在太常华恒引领下,站在太庙仪门外行参拜大礼。礼毕之后再归队,便不必再乘马匹,转而登上礼车,终于得以松一口气。礼车内先备下的冰块,这会儿早化成了水,幸而尚有一丝凉意,沈哲子连忙撩起一蓬凉水洗一洗脸,总算暑意暂消。

队伍继续前行,又过了将近一个时辰,总算到达了台城外。沈牧从仪宾队伍中行出,顶着炎炎烈日在台城门前大礼而拜,礼求放行。

过不多久,台城门户大开,沈哲子下了车,踏着锦毯行到队伍最前方,而后一众仪宾纷纷下马,在沈哲子身后列队,一同行入台城。至于后面的仪仗大队伍,只能等候在台城外,不得入内。

进入台城后,沈哲子便看到驰道两侧各以彩帛装点,今天这场礼仪,单单所用到的丝帛最起码都有数千匹之多。幸而这些礼仪用品也不会浪费,稍后都会裁剪分发给出席参礼的公卿。

台城内早已经搭起高台,当沈哲子行入时,都中百官趋行而来相迎。以三公为首,各着具服,仪式感十足。沈哲子立在幢盖下,沈牧则苦着脸跪在道中正对內苑,心中再无清晨时那种幸灾乐祸的恶趣,热腾腾的地面烤得他昏昏沉沉,苦不堪言。

百官行来时,沈哲子首先看到的是神情肃穆的庾亮,在其身前尚有一个长须美髯的中年人肃然而行。当沈哲子望过去时,正见这中年人也饶有兴致的打量自己。

由其身上的具服品级和所站立的位置,沈哲子便猜到,这中年人便应是至今以来都无缘得见的太保王导,心内不禁略感诧异。他本以为今天王导应该不会出席观礼,没想到居然还能有幸见到。

沈哲子心内对于王导这典午朝内第一名臣已是心仪已久,只是一直缘悭一面。说实话,第一眼看到王导,沈哲子心内是略感失望的。此人面相和善,虽然列在群臣最前,但是威仪却稍逊,并没有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权臣气质,甚至不及其后方的庾亮气势严峻,倒于沈哲子心中臆想的形象有些悖离。

但他也不敢因此而小觑王导,毕竟对方的身份和功业摆在那里。因此,虽然章程中并无这一道程序,沈哲子还是正冠肃容对王导深揖为礼。就连先帝都要邀请王导共登御座,他区区一个帝婿驸马,又有什么资格不礼拜对方。

王导见沈哲子对其行礼,眸子微微一闪,旋即便颔首微笑以作回应。他今天确是并不打算出席观礼,但是心内却多少对这个曾经过他家门而不入、如今又在诸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的少年存有好奇,因而才又来到台城。

对王导行礼过后,等到庾亮行到近前,沈哲子则退一步再为深揖,礼节比对王导还要庄重几分。这一幕落在台城众臣眼里,心内却禁不住生出别样联想。庾亮略显诧异后,脸上便流露出少有的和煦笑容,脚步不停,随着王导行上观礼台。

借着这个场合,沈哲子对时下台中这些大佬们也都认识个遍。像是高平郗鉴、陆氏二公、侍中诸葛恢等等。而在沈哲子观察这些人的同时,这些人同时也在审视沈哲子。虽然这个少年年轻的有些过分,倒也不至于让人过于诧异。但是其身后那一众仪宾,则是颇为让人侧目。

不同于城中那些单纯看热闹的观礼民众,台中这些官员们考量要更多。沈家这几十名仪宾,南北兼具,让人颇感诧异。

虽然这只是后辈们之间的交际往来,但多多少少也能折射出一点讯息。沈家如今所展示出来的人脉广度,远胜于大多数人的想象。虽然背后也有庾家帮衬的因素,但也要沈家确实值得结交,这些人家才会卖庾氏一个面子。

一时间,倒有许多人心内不乏后悔。沈家早先未必没有请到他们,只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让自家子弟推却了。如今看来,似是错过了一个可以示好的机会。

台中又有一套繁琐的求见礼仪,但与沈哲子关系不大,他只是站在幢盖下,看着大汗淋漓的沈牧在炎炎烈日下不断跪拜行礼,倒是略偿早间饱受讥笑的怨气。

又过了将近一个时辰,太阳已经渐渐偏西,终于等到了姗姗而来的吉时,苑中内侍手捧诏旨而来,宣诏沈哲子入宫觐见。

这一次倒不用沈牧再跪拜行礼,沈哲子上前跪叩,然后在内侍带领之下,单身一人行往苑中,去面见他的岳父岳母。

苑中同样张灯结彩,充满喜庆气息,只是少见宫人行迹,较之外间稍显冷清。入苑后沈哲子先被带入一座偏殿换下这身早已被汗水浸透的礼服,匆匆沐浴之后,换上了朝拜觐见的具服,而后才行出了殿,前往正殿去觐见。

一俟行入正殿,沈哲子便嗅到殿堂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汤药气息。这让他心中一动,越发感觉到皇帝的健康状况堪忧。

抛开心中诸多杂念,沈哲子趋行入内,用眼睛的余光扫视殿中,发现这殿中虽然也有一些喜庆摆设,但却亦有一种难得的生活气息。胡床软塌在侧,案上备有各类餐品吃食。只是上首屏风遮挡视线,并不能看到皇帝。

行入殿内三分之二的距离,沈哲子便大礼跪拜下去,按照礼法章程规定,大声道:“皇帝嘉命,礼下卑臣,吉辰令时,肃奉典制,恭承圣训。”

沈哲子说完后,屏风后却没有回应,过了好一会儿,才响起皇帝略显倦怠的声音:“虚礼不必多持,入席歇息片刻吧。”

战神升级系统  极道天帝  花欲美人  宝鉴  亮剑之最强系统  妈咪太小,总裁太霸道  神秘枕边人:boss,借个孕!  狂帝的一品魔妃  美女拯救者  神级黄金手  绝世毒尊  最强神医狂妃  我的美女特工老婆  老子是强盗  大尊  世界第一宠:财迷萌宝,超难哄  重生之废柴逆天幻术师  极品透视保镖  费先生,借个孕  武道成圣  

热门小说推荐
天魔

天魔

内容简介原本以为只能混吃等死的少年江晨,怎么却被要死不活的天魔老怪给盯上了?还要被逼发下心魔之誓去当宗主那个能激发天魔令的特殊体质到底是怎么回事?控僵尸招魂魄御鬼仆,在修仙之路上,请看江晨是如何由卑微的记名弟子一步步成长为天魔宗宗主,并最终率领天魔宗称霸魔门的!不过,称霸魔门后就万事大吉了吗?别忘了正道仙门可还在一旁虎视眈眈呢!江晨说,我们的口号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正道的伪君子敢来犯我魔门,必将打得他们满地找牙!新晨已经完本魔盗传奇惊宋两部VIP作品,总字数超过360万字,且从上传至完本无一天断更,请各位书友放心收藏观阅本书!PS新晨建了一个QQ群,群号257408127,欢迎大家加群讨论!...

都市逍遥神医

都市逍遥神医

十八年了,终于出道下山了!火车上邂逅校花一枚,从此除了给美女看病,还成了花见花开的护花使者!...

策马中世纪

策马中世纪

施瓦布公爵这位杰出骑士面对着数倍于己的大军毫不动摇,他坚定地握住自己手中的长剑,驾驭着胯下的爱马露丝冲向敌人。敌人在他犹如狮子般的战吼声中战栗着,公爵麾下的精锐们随同公爵一起吼出了其特有的战争口号草泥马的。虽然历史学家们一直对于施瓦布公爵家族这种独有的战争口号疑惑不解,人们查阅了许多资料可是不论是凯特王国阿米兰联合城邦王国以及更古老的语言都没有这种口号的来源,但是这丝毫不能减少施瓦布公爵这位普鲁斯王国创始者的魅力。迪亚斯大陆历史人物传记坚持就是胜利,中世纪控们,给我点动力吧!骑士冲锋策马中世纪书友群已建立164162907,欢迎书友加入二群已经由李歌郎书友提供70891245...

情满大荒山

情满大荒山

中央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后,市统计局主任科员李应民被下派到大荒山上的茅草坪村担任第一书记。李应民在妻子的支持和鼓励下,在大荒山安下心来。在乡党委的支持下。多方争取资金,新建了村委会活动中心文化站图书室幼教点卫生室。对全村贫困户住房进行了改造。修通了38公里的致富路,对农网进行升级改造,架通入户光纤,彻底解决了行路难用电难通讯难等问题。鼓励贫困户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双手,苦干实干,勤劳致富。因户施策,协助贫困户发展养殖业种植业,逐步增加收入。认真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让贫困户掌握先进种植养殖技术。引导群众弘扬传统文化,搞旅游开发。大荒山天堑变通途,人民群众走上致富奔康之路。李应民在艰苦复杂的工作环境中磨练,思想境界得到升华,意志品质得到锻炼,能力素质得到提升,走上了新的领导岗位。...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