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4章(第1页)

到了宋代,当时有所谓五大儒者,包括了朱熹等五个人,他们提倡新的观念,自认为孔孟以后继承无人,儒家的学问断了,到他们手里才接上去。这中间相隔差不多一千多年,不知道他们在哪里碰到孔子和孟子,就一下子得了秘传一样,把学说接上去了,这是宋儒很奇怪的观念。然后他们就批评各家都不对,创了所谓理学。不过有一点要注意,我们现在的思想界中,理学仍然非常流行,有一派自称新理学,讲儒学的学问。但很遗憾,他们还不成体系,仍旧不伦不类的。至于宋儒的理学家,专门讲心性之学,他们所讲的孔孟心性之学,实际上是从哪里来的呢?一半是佛家来的,一半是拿道家的东西,换汤不换药地转到儒家来的。所以,我不大同意宋儒。对于宋儒的理学,我也曾花了很大的工夫去研究,发现了这一点,就不同意他们。一个人借了张家的东西用,没有关系,可以告诉老李,这是向张家借来的,一点不为过。可是借了张家的东西,冒为己有充面子,还转过头来骂张家,就没道理了。宋儒们借了佛道两家的学问,来解释儒家的心性之学,一方面又批驳佛道。其结果不止如此而已,从宋儒一直下来,历代的这一派理学,弄到后来使孔孟学说被人打倒,受人批评,宋儒真要负百分之百的责任。以后经过宋、元、明、清四朝,都在宋儒的理学范围中转圈圈,是不是阐扬孔子的真义,很难下一定论。有一本《四朝学案》,是讲宋、元、明、清几百年来儒家心性之学的。尤其到了明朝末年,理学非常盛行,所以清朝入关的时候,很多人对明儒的理学非常愤慨,认为明儒提倡理学的结果是:&ldo;平时静坐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rdo;指责理学对国家天下一点都没有用。平常讲道德、讲学问,正襟危坐谈心性,到了国家有大难的时候‐‐&ldo;临危一死报君王&rdo;一死了之,如此而已。不过话说回来,能够做到&ldo;临危一死报君王&rdo;已经很不容易了,但对于真正儒家的为政之道而言,未免太离谱了。因此,清初一般学者,对于此高谈心性、无补时艰的理学相当反感。最著名的如顾亭林、李二曲、王船山、傅青主这一些人,也绝不投降满清,而致力反清复明的工作。后来中国社会帮会中的洪帮,现在又叫洪门,就是他们当时的地下组织,是士大夫没有办法了,转到地下去的,洪门首先是在台湾由郑成功他们组织,一直影响到陕西,都是他们的活动范围,所谓天地会等等,都由洪门后来的分衍而来。

清初顾亭林这些人,既不同意宋明儒者的空谈,于是回过头来作学问,再走考据的路子,叫作&ldo;朴学&rdo;,因此也有称之为汉学的。我们身为中国人,必须要了解&ldo;汉学&rdo;这个名称是这样来的。外国人研究中国的学问也称汉学,是指中国学问。古书上所指的汉学,是偏重于考证的学问,这是顺便介绍的。

我们为什么引出了这个问题呢?就是为了孔子这句话:&ldo;攻乎异端,斯害也已。&rdo;自宋朝以后,八百年来,一提到异端,一般人都认为专指佛道两家。这句话不要搞错了,在孔子当时,没有佛家,也没有道家,在当时儒道不分家的。以儒、佛、道三家的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心,是唐代以后的事,所以认为《论语》中异端两个字,是专指佛道而言,则是错误的观念。

现在我们回转来研究,什么叫&ldo;异端&rdo;呢?这在文字上解释非常简单。&ldo;端&rdo;就是两头,尖端,两边的头,或多边的头谓之&ldo;端&rdo;。&ldo;异端&rdo;是走极端偏向的路线,不走中道的。不但不走中道,而且还标新立异,特别从事怪异的思想。关于这一点我们如果用现代的思想问题和心理学来研究,也可以说一般的人,大都是喜欢异端的,每个人都有爱好标新立异的天性。

由养士到考试大家有机会可以读一篇文章,对于处世大有助益,这篇文章简称《论养士》,苏东坡作的。这篇文章在中国的政治思想‐‐政治哲学领域中,占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研究政治与社会的人不能不看。这篇文章很有意义,它提出了一个原则,讲得非常有道理。

&ldo;养士&rdo;这个名称,出在战国时代,当时书籍不如现在普及,也没有考试制度,一般平民有了知识,就依靠权贵人家求出路,到他们家里作宾客。过去叫宾客,现在的名称等于&ldo;随员&rdo;;从唐代到清代叫&ldo;幕府&rdo;。像曾国藩,不少有本领的人,都在他的幕府里‐‐等于现在的研究室、参谋团、秘书室。现在也有称作幕僚。&ldo;六国的养士&rdo;就是这样的情形。

那时养士,养些什么人呢?苏轼指出的分类是智、辩、勇、力四种人;实际上也可说只是两种人,一种用头脑,一种用体力。讨论这四种人,如果以现代职位分类的科学来作博士论文,起码可以写他两百万字不成问题。但是我国古代文化喜欢简单,所以几百字的文章就解决了。

苏轼在这篇文章中说,社会上天生有智、辩、勇、力这四种人,他认为这一类的人好役人‐‐坐着吃人家的‐‐无法役于人。如果我们用社会学来研究,社会上有许多人是这样的,用头脑非常能干,叫他用劳力就不行,有些人叫他用头脑就像要他的命,要他做劳力就蛮好。但有些人有力去打架,力气好得很,要他做工,做三个小时就做不下去了。所以研究社会、研究政治,要多观察人,然后再读有关的书,才有道理。又像许多人有智,这个智是聪明才智;有许多人有辩术,专门用手段,不走正道,走异端,打鬼主意第一流,正当方法想不出来。但是不要忘了,他也是一个人才,就看老板怎么用他,这就是所谓会不会用人了。所以智与辩看起来是一样,聪明的人做事一定有方法,但是正反两面的方法不能相违。勇与力看起来似乎也是一样,但是勇敢的人不一定有力气,而个子高大孔武有力的人,教他去前方打仗、为国牺牲,他怕死了不干,这是有力没有勇。因此苏东坡说智、辩、勇、力四种人,往往需要人家养他,不能自立。不过依恃人家,攀龙附凤,也可以立大功,成大业,教他一个人干,就没有办法。

所以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焚书坑儒,不养士了,这些人就走向民间去,结果怎样呢?反了!后来到了汉朝的时候,对这种士怎么办呢?到汉武帝时代,就是中国选举制度的开始,那个时代的选举,当然不像现代的由人民去投票‐‐这是西方式的选举。中国式古老时代的选举,是由地方官参考舆论,把地方上公认是贤、良、方、正的人选出来,(以现代名词而言,是人才的分类,贤是贤,良是良,方是方,正是正,不要混为一谈,这是四个范围。)称为孝廉。(中国文化以孝治天下,所以称孝廉。到清朝时,考取了举人,还是用孝廉公这个名称,那是沿用汉朝的。)汉朝实行这样的选举制度,就取代了战国时养士的制度,所以汉朝四百年天下,就可以定下来,到隋朝又开创以文章取士的考试办法。到唐太宗统一天下以后,正式以汉朝地方选举的精神,采用了隋朝考试取士的方法,综合起来产生了唐朝考选进士的制度。所谓进士,就是将民间有才具的知识分子,提拔出来,进为国士的意思。那时候考的秀才不是清代的秀才,清代的秀才是考试阶级的一个名称,秀才再考举人,举人再考进士,进士第一名是状元。唐代的秀才,也便是进士的通称,凡是学问好的、优秀的,都称秀才。

温故而知新  修车沦陷  孟子旁通  卿宓  一树海棠压梨花  易经杂说  听南怀瑾讲庄子全集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烈狗  唯识与中观  如何修证佛法  何如  历史的经验  你妈就在那里  猫犬系男子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桃色镜头  我爱吃肉肉  严拓  小崽崽他超行的  

热门小说推荐
神医夫人又美又狂

神医夫人又美又狂

爽文又美又狂的女主VS邪肆腹黑男主暖宠甜爽!重生后的叶轻尘,从天而降,砸到了某神级大佬头上!大佬太牛逼,咱惹不起,只好暂时屈服在他淫威之下,化身小奴婢。可是,大佬每天动不动甩她脸色就算了,还对她人身攻击,就你那点身材,没什么看头!这日子没法过了!等她修为登顶,定要大佬给她磕头谢罪!只是。。。喂喂喂。。。你在干什么?不是嫌弃她没看头吗?怎么画风越来越不对了?玄洲大陆,拳头说话,丹师稀有。修为难进?不好意思,她修的是逆天心法,一口气可以连跳好几级!丹药稀有?她随便炼炼就是一大堆!...

无极剑神

无极剑神

访遍所有正道仙门,始终无法寻得自身天赋消散原因的苏云,却在遁入魔宗伏杀仙门领袖时,意外回到了十五年前。这一日,距离苏倾儿被杀还有三年,为了守护最后一名亲人,他决定颠覆一切,但在此前,他需完成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

秦九州叶红裳

秦九州叶红裳

一代战神秦九州重归都市,为弥补遗憾,搅动风起云涌,以不败之资横行四方,诸天震颤。...

梦有毒

梦有毒

一梦一世界,一花一时空,现实照进梦境,梦境带飞人生为什么人人可以在这里梦想成真?我却只能在现实中做一条变色龙?P个S这是一本特别另类的萌宠文,科幻背景,风格轻松。男主阴差阳错的变身为变色龙,却能在四维梦空间五维梦空间和别人的梦境里做人,在异乎寻常的圆梦路上泼洒传奇,星辰大海不再那么平静了...

重生大玩家

重生大玩家

王不负原本只是在一家不靠谱的手游公司做码农。被一个中二妹子召唤回到了2000年。2000年,随着个人电脑的售价降低到百姓可以接受的程度,世界游戏产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火爆世界的CS反恐精英,红色警戒2暗黑破坏神2,都在这一年正式发售。于此同时,国产游戏业也在消亡。玩家发行商媒体政策学生家长,整个社会都在尽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摧毁了我们自己的游戏产业。王不负亲眼见识过14年后的游戏产业有多么畸形,他知道回到2000年是个宝贵的机会。他一直想要制作自己喜欢的游戏。他想领略汉唐的雄风,想如剑仙超凡脱俗,想要漫步在山海经的世界中,也想体验祖辈抗击日寇时的壮美他必须在国产游戏业即将消亡之前,竭尽所能,扭转乾坤!当然在做大事的同时,王不负还要分出心思,去照顾好多个中二少女,她们都有点可怜的。...

她的左眼能见鬼

她的左眼能见鬼

她的左眼能见鬼由作者蜀椒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她的左眼能见鬼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