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我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我一向认为,感恩图报是做人的根本准则之一。但是,我对他们四位,以及许许多多帮助过我的师友怎样&ldo;报&rdo;呢?专就寅恪师而论,我只有努力学习他的著作,努力宣扬他的学术成就,努力帮助出版社把他的全集出全、出好。我深深地感激广州中山大学的校领导和历史系的领导,他们再三举办寅烙先生学术研讨会,包括国外学者在内,群贤毕至。中大还特别创办了陈寅恪纪念馆。所有这一切,我这个寅恪师的弟子都看在眼中,感在心中,感到很大的慰藉。国内外研究陈寅格先生的学者日益增多,先生的道德文章必将日益发扬光大,这是毫无问题的。这是我在垂暮之年所能得到的最大的愉快。
然而,我仍然有我个人的思想问题和感情问题。我现在是&ldo;后已见来者&rdo;,然而却是&ldo;前不见古人&rdo;,再也不会见到寅格先生了。我心中感到无限的空漠,这个空漠是无论如何也填充不起来了。掷笔长叹,不禁老泪纵横矣。
回忆汤用彤先生
自己已经到了望九之年。过去八十多年的忆念,如云如烟,浩渺一片。但在茫茫的烟雾中,却有几处闪光之点,宛如夏夜的晴空,群星上千上万,其中有大星数颗,熠熠闪光,明亮璀璨。无论什么时候回想起来,都晶莹如在眼前。
我对于汤用彤先生的回忆就是最闪光之点。
但是,有人会提出疑问了:&ldo;你写了那么多对师友的回忆文章,为什么单单对于你回忆中最亮之点的汤锡予(先生的号)先生却没有写全面的回忆文章呢?&rdo;这问得正确,问得有理。但是,我却有自己的至今还没有说出来过的说法。试想:锡予先生是在哪一年逝世的?是在1964年。一想到这个年份,事情就很清楚了。在那时候,阶级斗争已经快发展到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的程度。所谓&ldo;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rdo;虽然还没有爆发,但是对政治稍有敏感的人,都会已经感到&ldo;山雨欲来风满楼&rdo;的高压气氛。锡予先生和我都属于后来在十年浩劫中出现的&ldo;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rdo;这一号的人物,我若一写悼念文章,必然会流露出我的真情来。如果我还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就是,没有真感情,我不写回忆文章。但是,在那个时代,真感情都会被归入&ldo;小资产阶级&rdo;的范畴,而一旦成了&ldo;小资产阶级&rdo;,则距离&ldo;修正主义&rdo;只差毫厘了。我没有这个胆量,所以就把对锡予先生怀念感激之情,深深地埋在我的心灵深处。到了今天,环境气氛已经大大地改变了,能够把真情实感从心中移到纸上来了。
因为不在一个学校,我没有能成为锡予先生的授业弟子。但是,他的文章我是读过的,他的道德我是听说过的。&ldo;高山仰止,景行行止&rdo;,他早已是我崇拜的对象。我也崇拜一些别的大师,读其书未见其人者屡见不鲜。但我却独独对锡予先生常有幻象;我想象他是一个瘦削慈祥的老人,有五绺白须,飘拂胸前。对于别的大师,没见面过的大师,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幻象,此理我至今不解。但是,我相信,其中必有原因,一种深奥难言的原因。既然&ldo;难言&rdo;,现在就先不&ldo;言&rdo;吧。
1945年,我在德国呆了整整十年之后,二战结束,时来入梦的祖国母亲在召唤我了。我必须回国了。回国后,必须找一个职业,用当时的话来说,就是&ldo;抢一只饭碗&rdo;。古人云:&ldo;民以食为天。&rdo;没有饭碗,怎么能过日子呢?于是我就写信给我的恩师、正在英国治疗目疾的陈寅恪先生,向他报告我十年来学习的过程。我的师祖吕德斯(herichl&uul;ders)正是他的老师,而我的德国恩师瓦尔特施密特(ernsaldschidt)正是他的同学。因此,我一讲学习情况,他大概立即了然。不久我就收到他的一封长信,信中除了一些奖掖鼓励的话以外,他说,他想介绍我到北京大学任教。这实在是望外之喜。北大这个全国最高学府,与我本有一段因缘,1930年我曾考取北大,因梦想出国,弃北大而就清华。现在我的出国梦已经实现了,阴阳往复,往往非人力所能定,我终究又要回到北大来了。我简直狂喜不能自己,立即回信应允。这就是我来北大的最初因缘。
1945年10月,我离开住了十年的&ldo;客树回望成故乡&rdo;的哥廷根,挥泪辞别了像老母一般的女房东,到了瑞士,在这山青水绿的世界公园中住了将近半年,然后经法国马赛、越南西贡、英国占领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上海。路上用了将近四个月。时二战中遗留在大洋里的水雷尚未打捞,时时有触雷的危险。载着上千法国兵的英国巨轮的船长,随时都如临深履薄,战战兢兢,终于靠他们那一位上帝的保佑,度过了险境,安然抵达西贡。从西贡至香港,海上又遇到飓风,一昼夜,小轮未能前进一寸。这个险境也终于度过了。离开祖国将近十一年的儿子又回到母亲怀抱里来了,临登岸时,我思绪万端,悲喜交集,此情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初到上海,人地生疏,我仿佛变成了瑞普&iddot;凡&iddot;温克(ripfvankel),满目茫然。幸而臧克家正住在那里,我在他家的榻榻米上睡了十几天。又转到南京,仍然是无家可归,在李长之的办公桌上睡了一个夏天。当时寅恪师已经从英国回国,我曾到他借住的俞大维的官邸中去谒见他。师生别离已经十多年了,各自谈了别后的情况,都有九死一生之感。杜甫诗说&ldo;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rdo;,不啻为我当时的心情写照也。寅恪师命我持在德国发表的论文,到鸡鸣寺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去见当时北大代理校长傅斯年先生,时校长胡适尚留美未返。傅告诉我,按照北大的规定,在国外拿了学位回国的人,只能给予副教授的职称。我对此并不在意,能入北大,已如登龙门了,焉敢还有什么痴心妄想?如果真有的话,那不就成了不知天高地厚了吗?
在南京做了一个夏天的&ldo;流动人口&rdo;。虽然饱赏了台城古柳的清碧,玄武湖旖旎的风光,却也患上了在南京享有盛名的疟疾,颇受了点苦头。在那年的秋天,我从上海乘海轮到了秦皇岛,又从秦皇岛乘火车到了北平。锡予先生让阴法鲁先生到车站去迎接我们。时届深秋,白露已降。&ldo;凄清猕天地,落叶满长安&rdo;(长安街也),我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凄凉中有欣慰,悲愁中有兴奋,既忆以往,又盼来者,茫然懵然,住进了几乎是空无一人的红楼。
第二天,少曾(阴法鲁号)陪我到设在北楼的文学院院长办公室去谒见锡予先生,他是文学院长。这是我景慕多年以后第一次见到先生。把眼前的锡予先生同我心中幻想的锡予先生一对比,当然是不相同的,然而我却更爱眼前的锡予先生。他面容端严慈祥,不苟言笑,却是即之也温,观之也诚,真蔼然仁者也。先生虽留美多年,学贯中西,可是身着灰布长衫,脚踏圆口布鞋,望之似老农老圃,没有半点&ldo;洋气&rdo;,没有丝毫教授架子和大师威风。我心中不由自主地油然生幸福之感,浑身感到一阵温暖。晚上,先生设家宴为我接风,师母也是慈祥有加,更增加了我的幸福之感。当时一介和一玄都还年小,恐怕已经记不得那天的情景了。我从这一天起就成了北大的副教授,开始了我下半生的新生活,心中陶陶然也。
学问人生 季羡林的人生哲理:忆往述怀 我的人生感悟 留德十年 牛棚杂忆 我授徒亿万倍返还! 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条“狗”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大唐西域记 白说 病榻杂记 季羡林生命沉思录 真话能走多远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另一种回忆录 阅世心语 季羡林随想录1:不完满才是人生 幸福了吗 季羡林谈人生 季羡林谈写作
看小小庶女如何名动京城,富甲一方!...
作者柳公子的经典小说逍遥之神奇宝典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逍遥之神奇宝典一个都市小宅男,阴差阳错的得到了一本宝典,从此风起云涌,步步惊心。让他没想到的是,原本惧怕爱情的他,却总是好运不断,引发了一系列啼笑皆非,感人至深的情感纠葛。...
这大小三千世界,九州四海一境,凡人修士几十亿,谁人不想成仙?时闲淡定我!时家老祖宗并上一干子孙持剑怒视!时闲咬牙我修!就是脸真太特么疼。修仙这条路,一旦踏上就是不归途。本文无男主,走天才升级流,无金手指,成长型女主。...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溪晴雨的经典小说报告总裁法医夫人已上线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找到了失忆的青梅竹马。第一次见面,她穿着沾满血迹的实验服,去参加这场莫名其妙的相亲。男人甩出两年协议,假婚,完事一拍两散。但结婚后,他一天到晚管这管那是怎么肥事!乖,别闹了。我要离婚!你这是要抛弃亲夫了吗!辛水彤不可置信的看着他,堂堂的司总竟然也会撒娇!怎么居然还有点可爱啊啊啊啊啊!她不知道她正在一步步的陷进去男人果然都是大猪蹄子!...
地球待业宅青杨轩,偶然得到一个洞天系统,一不小心,被洞天系统带着,直接穿梭到了宇宙星空深处,一个修仙文明高度发达的高武星系。这是一个修仙与科技并行发展的神奇星系,这是一个宇宙被高度开发的仙侠世界。森林法则的冰冷与残酷,宇宙万族的进化与战火,铁与血的交织,种田与称霸的碰撞,一切精彩,尽在本书!男人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
养父入赘亿万富婆家吃软饭…身为天龙殿龙主的叶羽表示十分无奈,平白无故的多出七个绝色倾城的姐姐出来五姐叶羽弟弟,你老爸是个小白脸入赘了,你要是不听话,我们几个姐姐可会挨个挨个的修理死你哦。三姐小弟,这条蕾丝袜今晚必须给我吹干净哦,明天姐姐要穿呢…大姐小弟,十万火急,带苏妃速来公司!五姐小弟,姐姐腰疼,你会按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