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0801 天与神器斯世永享(第2页)

这当中还有一件事值得一说,那就是如今大明宫参与宿卫的人员构成。

随着天下军府逐渐的崩溃,南衙诸卫多数早已经是形同虚设。特别是上半年的连番动乱,更对两衙诸卫伤害至深,南衙已无宿卫之众,而北衙也都大半离散。

此前的洛阳靖国时期,都畿的城防与宿卫主要便由行台西军担当。为了确保对军队的控制力,李潼也并没有将西军将士们再按照两衙旧有结构进行分配,而是简单的划分为靖国六营。

不过随着朝廷转回长安,这种简单的划分当然不能满足复杂的宿卫与仪仗等诸用。所以在离开洛阳的前夕,诸伴驾拱从队伍又进行了一番改制。

靖国六军直接确立为殿前六营,分别由内卫六中郎将监押宿卫。至于原本南衙的军事结构,则确立为京营指挥司,外军番上以及原十六卫亲勋翊三府将士皆置于京营,由十二卫大将军三番轮流担任京营指挥使。

至于不担任京营指挥使的四卫大将军,则分别是左右千牛卫与左右金吾卫。左右千牛卫仍押左右厢备身、亲事,为武官供奉之班。左右金吾卫则仍领街使、街徒,负责全城警戒、缉捕事宜。

这样的安排,意味着南衙军事体系完全退出了宿卫职能,唯一保留下来的千牛卫也只担当仪仗之用。外朝特别是政事堂,对军事方面的干涉被极大的压缩。

唐前期,南北衙军事之争一直是京畿军权的斗争焦点。隋唐政权源于一系,彼此之间制度结构上的继承关系可谓深刻,所以在大唐创业最初,南衙便拥有着极大的权力。从高祖李渊开始,便在有意识的加强北门的军事职能。

一直到了高宗、武后时期,左右羽林军与千骑的先后创设,使得北门力量激增,两衙之间在职能上的冲突与矛盾变得更加明显且尖锐。

上半年发生的连场事变,更可以说是两衙矛盾爆发的一个集中体现,南衙将士南下潜迎庐陵王,北衙军众更是劫君而走。

就算是没有这一次事变的爆发,大唐本身的宿卫体系也是不够合理的。开元天宝承平年久,边军越发的壮大,而中央宿卫军队则就是长足的退步。

府兵制彻底崩溃,原本应该由南衙统合的军事力量被诸方镇节度使截留于地方,同时北衙因为亲从性质,虽然在宿卫体系中逐渐占据了上风,但又被宦官群体所把持。

所以到了安史之乱后的中晚唐时期,地方上藩镇林立,中央则就是政变成风、权宦频出,皇帝在这当中几乎沦为权力斗争的玩物。

这样一个结果,其实在制度上的演变本就有迹可循。政事堂军政统管,权力本就极强。初唐几位皇帝还仅仅只是针对具体的军事编制进行制衡,但是到了开元时期,政事堂职权被更加细分,列五房于政事堂后,其中就有枢机房。

枢机房就是负责掌管皇帝对宰相直接下达的制敕命令,这也是对宰相权力的一种分割与监察。但是到了唐代宗时期,为了能够更加强力的掌控外朝人事,皇帝开始任命枢密使专门负责枢机房的事务,这就是从制度上给太监开辟了一个干政的途径。

从此以后,太监内掌北门,外掌枢机,朝廷军政权力尽在掌握。这等于是几代帝王努力不懈的与宰相斗争,最后全都便宜了宦官。虽然太监名为家奴,但掌握了这么大的权力,能安分得了那才见了鬼!

到了五代与北宋时期,枢密院作为一个专门的军事组织结构,地位与职能才开始逐步确立。枢密院也从中晚唐时期的宦官弄权场所,正式成为了朝廷管理内外军务的常设机构,算是在制度上实现了军政分割。

如今李潼以殿前六营总掌宿卫,以京营节制南衙诸卫事宜,算是给初唐以来的南北衙军事纷争初步画上了一个句号。但这是建立在他个人强大的权力与威望,以及适逢一个破而后立的非常时期。

毕竟无论是殿前六营还是京营,他们的成分无一例外都以原行台西军为主体。李潼个人的威望在西军中是无与伦比的,无论他做出怎样的调整,外朝也很难做出有效的干涉。

但是想要让这个临时性的安排转化为一种能够长期运行的秩序,仍然需要制度建设上的配合。比如内外诸营如何招募、轮换,诸营将官如何选拔、升降与监察,如果再由政事堂负责,那也只是一番瞎折腾。

所以枢密院的建立也就势在必行,唯有建立起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机构,才能巩固住已经从外朝政事堂中分割出的权柄。

其实有关这一点,李潼也已经埋下了一个暗线。政事堂本有编撰《时政记》的传统,以备详政令得失与修史参考。原本这一编撰工作是由政事堂本司负责,不过早在洛阳时,李潼便以中书舍人兼集英馆直学士编修《时政记》,将这一职能分割出来。

同时,西京本有鹰苑、豹坊用以培训武官,未来随着时局稳定,可以将两署并为一处监管,建立起一个系统性的武选制度。

几项职能合并起来,已经具备了一个枢密使的雏形。之后再将西京军器监、内外闲厩及牧监等诸事收入其中,就有了创办枢密院、从而实现军政分离的需求与基础。

唐代节度使的壮大,既有具体人事上的任使昏庸,中央在制度上的缺陷也不容忽视。

皇帝为了绕开政事堂的制衡,直接派遣使员就州县行使各种权力,各种各样的使职关乎军政钱粮,虽然在某一阶段的确保证了皇帝个人权威的树立与执行。

但从长远来看,这就让大量的权力下沉地方,诸使职并于一身,使得这些临时差遣的使职有了畸形发展的空间,逐渐的尾大不掉。

如果枢密院能够建立起来,中央能够不失监管地方上这些职能的权力,同样的又能让事权并不集中于宰相,这样的分权与监管无疑是一种制度的进步。

当然这些都是长远的大计,眼下各种构想还都只存在于李潼自己心中。至于现在,自然还是正式的当家做主、登基正位最重要。

在内卫众将士们持殳拱从下,李潼离开了寝居蓬莱殿,很快就策马来到了架设在内朝紫宸殿前广场上的御幄大次所在。

此时紫宸殿前,两列各有千名胜甲将士持戈宿卫,场面看起来自是肃穆有加,但将士们各着虎皮帽、额前一道绯红抹额,在各种华光流彩的灯光照耀下,又显得不失俏皮可爱。

除了两千多名殿前宿卫将士之外,紫宸门内此时也有诸多朝臣早已肃立在此,太常卿总司黄钟雅乐、光禄卿总司宣谒导引。

御幄大次亦宏大至极,虽然只是一架帐幕,但高度却几乎齐平于后方的紫宸殿。李潼至此下马,沿着铺设的锦毡一路行至帐中坐定,内侍杨冲便站在帐幕前大声宣令道:“圣人行入大次,诸告命使入宫请命!”

时间又过去了小半刻钟,内朝紫宸门缓缓开启,早已经在宫门外等候的王及善、魏元忠以及李思训便在礼官导引下行入大次,各作大礼见拜。

“告命使入幄,符宝郎献皇帝八宝、符节!”

随着中官再作宣达,中书舍人李峤、侍御史王求礼以及符宝郎陆景初、裴光庭等趋行登殿。

“今我大唐皇帝承天应命、登基称制,宜以告天,特进王及善请命御前、趋告圜丘!光禄大夫魏元忠请命御前、趋告方丘!宗正卿李思训请命御前、趋告太庙!受命即行,不得顿误!”

圜丘便是天坛,方丘则是地坛,加上太庙,这就意味着要将皇帝登基的消息向天地祖宗传达。御幄大次内,李峤伏案书写祝文完毕之后,王求礼检验无疑,然后呈送御案,符宝郎所奉传国玉玺便递入李潼手中。

三国之秦华传  九天行舟楚风行  我的船全是动漫姬  魂牵血引  凡神物语  末世之宠物领主  病娇男神的偏爱满分  剧透大魔王  乱世情愿乱世殇  绝境超脱  都市演绎法  哥谭疯厨子  温水煮甜心  反派影后超级拽  别惹太岁  最初的巫师  重生之超级无敌至尊  每天在作死中直播  我是狠人大帝的同乡  一剑帝临  

热门小说推荐
团宠囡囡四岁啦

团宠囡囡四岁啦

身披无数马甲的高智商少女,重生到四岁小团子的身上,被临城首富家收养。不但有了温柔爱笑的大总裁爸比,还有了又A又飒的大明星妈咪,同时附赠四个人嫌狗厌的哥哥。最开始的时候,四个哥哥一脸嫌弃妹妹,那是什么鬼?肯定又丑又爱哭!女孩子什么的最麻烦了,不要不要,赶紧丢掉。后来的后来,四个哥哥争风吃醋妹妹,过来给二哥亲亲。四哥抱抱。大哥举高高。三哥一脸委屈,妹妹,我还是不是你最爱的哥哥了?只要妹妹有笑颜,哥哥们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再后来,家里闯入一匹狼崽子,各种想把他们的宝贝妹妹叼回家,四个哥哥蜂拥而上,一顿胖揍,就连刚长牙的弟弟都凶巴巴的露出了小乳牙,抢我姐姐,咬始你~...

全能小医仙

全能小医仙

小农民偶然间得到了山神传承,从此以后,开启不凡的人生。...

归国狂龙Mr东锅

归国狂龙Mr东锅

五年前,因卧底任务需要,他背负罪名入狱,父母被活活气死,兄弟姐妹妻子为他受苦。五年后,他是扫平战乱的第一战神,权财无双,归国之后,他只想弥补自己对亲人,对妻女的亏欠...

最强废婿

最强废婿

父母双亡,却被亲叔叔卖到柳家当了倒插门的女婿。一个契机,打开瞳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闯出一片天地!...

天涯海角勿相离

天涯海角勿相离

一场用心险恶的诬陷,她从云端跌入泥沼,男友背叛,母亲病死,她更被推向火坑她以为人生从此崩塌,却阴差阳错地惹上了以纨绔闻名海城的景二少,她低调闪婚!婆婆刁难,兄嫂蔑视,为了肚子里的孩子她一一忍下,谁知一朝变故,她从人人欣羡的少夫人变成了骗婚骗财的恶女人!景邵梵,麻烦签个字。一纸离婚协议书,她与这个男人,再无干系。直到那天,她为别的男人披上嫁衣,他忽然闯入婚礼现场时君兮才明白,有些人,注定天涯海角都躲不掉。...

男装小娇妻:爷,夫人又跑了

男装小娇妻:爷,夫人又跑了

传言将军府大小姐是京中出了名的纨绔,连圣上都为了这个泼皮操碎了心!只好大笔一挥赐婚!纪婉仪慌了,连夜收拾包袱带着仆人跑了,奈何阴差阳错却撞进了谢景凉的心房。娘子,是为夫不够美么?竟吓得让你胆敢逃婚!纪婉仪看着眼前男人,突然掩面哭泣心中一凉,完了,这厮又要开始寻旧账了!展开收起...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