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2章(第1页)

千疮百孔的中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没有?没有。外面花花世界,列强逐鹿新大陆,亚洲的土耳其日渐衰落,波斯、阿拉伯被迫屈服,印度已经被英国蚕食殆尽,神秘的中国是一块肥肉,被人四面八方包抄过来。然而,大清自我感觉良好,盲目地认为世界上23的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大清帝国最幸福,万国来朝,四夷臣服,没有认识到自己已经被世界先进国家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小孩子经常被教育,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无所不有。确实,自然经济像三条腿的凳子,稳着呢。大清国不屑于同外来的小马仔在银子上有任何瓜葛。西方资本主义东扩势头凶猛,清朝不愿意自己的领土受到侵犯,也不愿意自己的人民同外国交往,进而危及自己的统治。朝廷拿着书往前一翻,明朝的海禁制度挺好,沿用之。对外贸易本来是有五口,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和蒙古边境的恰克图,前四处是海港和西方人进行交易,后一处是陆路,和俄罗斯人往来。谁知,西洋人爱跑广州,其他地方甚至数十年都不见有洋人前往,乾隆爷一看,就关了漳州、宁波、云台山三口,专限广州与恰克图两地对外往来,而且交易时间还有限制。在某种程度上,清朝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确实限制了外国人,但从长远看,这一政策不可能起到抵制殖民、抵抗侵略的作用,反而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明太祖朱元璋出于政治上防范日本的需要,和经济上重商主义的考量,杜绝贵金属外流,在对外贸易上除允许部分国家或部族通过&ldo;朝贡&rdo;的方式进行贸易外,其他私人海外贸易一律禁止。永乐以后,随着中国海防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禁令渐弛。后随抗倭状况禁令时紧时松,开放海禁后,为资本主义的萌芽提供了条件。

女皇要开战

英国为什么要在公元1840年出兵打中国?直接原因是虎门销烟。从16世纪到19世纪初,在长达几个世纪的中英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也就是我们在对外贸易中是赚钱的。

拿现在说,我们每年跟美国保持着600亿美元的巨额贸易顺差,如果倒退150年,战争就打起来了。现在的中美贸易,尽管中国与美国贸易顺差数额巨大,实际上我们没挣钱。美国的一些企业,像耐克公司,产品在中国生产,中国劳动力便宜,产品通过廉价劳动力生产卖到美国。一双中国产耐克鞋在美国只要几十美元,而同样一双鞋在国内却要上千元人民币。不仅仅是耐克鞋,很多中国工厂的产品出口到美国市场后,扣除关税卖得都比中国国内还便宜。中国生产的产品经过长途跋涉,到了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卖得比产地还便宜,这怎么说?但只要是中国制造出口的产品,就算是中国的贸易顺差。这里面的钱,大头让外国人拿走了。而在鸦片战争前的中英贸易里,白花花、响当当的银子,可全都是让中国赚了,一年大概挣英国1000万银元,合中国白银700多万两。单茶叶一项就赚嗨了,谁都承认中国福建的茶最好。印度也产茶,冲出来你喝吗?茶叶就是中国的好!

英国同中国做买卖,觉得特别不爽。因为中国并不需要英国的商品,只卖不买。中国是自然经济,生产生活能够自给自足,谁买你的英国货?英国人也没调查中国市场,当然大清闭关锁国,它也没法调查。所以运来的商品有的就很离谱,像餐刀餐叉,中国人看到洋人吃饭居然用铁器,拿刀切,哇!茹毛饮血,一帮远古先民!钢琴,这东西在今天的中国家庭里恐怕也不多见,大部分是父母逼着孩子学的,考完级就不再碰了,也就是有人来串门的时候弹个《可爱的蓝精灵》;睡衣睡帽,中国人没有穿这东西的传统,睡觉还穿衣服?这不暴殄天物嘛!裤衩背心就好了,彻底解放更舒服!没用,不要。英国产品在中国卖不出去,所以永远出超,英国商人就怒了。怎么办?卖什么呢?那就卖鸦片吧!在英国本土,鸦片是不能种植的,英国不产,印度产。东印度公司就在印度支持种鸦片。包括现在的金三角、缅甸的鸦片最初都是英国人种的。英国人一种,当地人也觉得种这个好,来劲了。

英国东印度公司操纵着中国的对外贸易。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展开,工业资产阶级越来越不满由东印度公司操纵的垄断性贸易,他们想直接参与对东方的贸易,1833年,议会又通过法案,取消该公司对中国的贸易垄断权。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英商觉得鸦片是最有利可图的商品,开始贩卖。乾隆末年,输入鸦片将近2000箱。嘉庆初年(1796年),增加到4000箱,嘉庆十六年(1811年),多至5000箱。道光十五年(1835年),增至30000箱,合纹银1500余万两,鸦片输入的量如同飙升的温度计,噌地一下就上去了。

当然,一定要明白,英国往中国走私鸦片,绝不是英国政府行为。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正当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政府对经济是不干预的。政府要是鼓励商人卖鸦片,那英国实际上就成了最大的贩毒集团。英国的散商,也叫港脚商人,是东印度公司以外的自由商人,他们多是鸦片走私贩子,又是最早把英国的棉纺织品带到中国市场的自由商人。港脚商人发展很快,已经强大到要求政府取消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垄断权,并最终达到目的。他们的贸易活动逐渐改变了由东印度公司和广州商行所构成的垄断性中英贸易格局,使其向着自由贸易的方向发展。在鸦片战争前,他们积极鼓吹对华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以扩大中英贸易,特别是其中的鸦片贸易。他们发现鸦片很好很强大,好东西应该大家一起分享,如果兄弟喜欢,可以都给你。这个东西果然好,鲁迅先生都曰:洋人拿鸦片来治病,中国拿鸦片来当饭吃。中国从王爷到尼姑都抽鸦片,宫内太监也抽。皇帝在宫里闻见鸦片烟的香味,定睛一看,太监躺在床上吞云吐雾,抽鸦片呢。

从17世纪末叶到19世纪中叶,印度、东印度群岛同中国之间的贸易叫港脚贸易,这些商人叫港脚商,其中主要是经过东印度公司特许的从事贸易的私商。

英国商人强烈要求打开中国贸易大门的时候,大清皇帝被鸦片搅得焦心,清政府把重点放在禁烟上,反正我们用不着英国的东西,谁管你贸易。道光十八年(1838年),鸿胪寺卿黄爵滋建议重治吸食者:吸者一年内戒绝,过期不戒,普通人处死;官吏应照常人加等,除治罪外,其子孙不准参加科考。高级官员议论,21人反对,8人赞成。禁烟令压根儿就没什么用,鸦片走私与烟毒屡禁不止。

抽鸦片可是高消费,当官的抽上了,靠工资支应不了,就得贪污;当兵的抽上的话,就更麻烦了,该冲锋陷阵的时候烟瘾犯了,得躺地上烧一泡儿,这仗还怎么打?抽食鸦片的结果是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军队的战斗力受到严重影响。民国的时候,有的地方军阀的战斗力很差,士兵被称为&ldo;双枪兵&rdo;,一杆步枪,一杆烟枪。

湖广总督林则徐给皇上的奏折里面说:&ldo;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rdo;林则徐每次想到这里就大腿打哆嗦,股就是腿,栗就是抖。你说没银子没兵皇帝干个什么劲?鸦片走私造成中国银荒兵弱,政权的统治基础不稳,因此皇帝很生气,气坏了的皇上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

寂情女人  最后的贞节牌坊  笛声何处  塞北三朝  宝玉传  今世未了情  七日杀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吾师余秋雨  借我一生  山居笔记  两生花  恐怖十三楼  如念离魂  不喝孟婆汤  千年一叹  沙海未央城  诛仙之问道青云  情人的下午茶  西岭雪探秘红楼梦  

热门小说推荐
木筏求生:我有签到系统

木筏求生:我有签到系统

双眼一睁!全球进入海洋时代!开局一本书一个钩一艘木筏!激活签到系统!签到一天,获得神话级海王三叉戟!签到一月,获得神话级巡洋舰!签到一年,获得美人鱼族群归附!喂,醒醒了!今天再不想办法弄点吃的,就要饿死了!...

弃妃倾世

弃妃倾世

谁说穿越后宫就是圣宠不衰六宫无妃的幸福生涯?她保证不打死他!过来,朕不打你。放屁!渺渺,过来朕抱。谁信!苏渺,再不过来打断你的狗腿!皇上苏渺一睁眼就是冷宫的四堵灰墙,简直凄凄惨惨戚戚!为了保住她的腿,只好狗腿的腻在皇帝陛下身边,惹得众人纷纷嫉恨白眼,直骂妖妃。可惜皇帝陛下不知怎的就宠上了这个冷宫弃妃,明明一开始恨不得将她千刀万剐,如今却大有昏聩独宠的意思。前朝后宫无不盼着她失宠的那一天,可是等着等着她似乎就此长盛不衰了!等他们反应过来,哪儿还有什么后宫啊?六宫粉黛,就剩她一人了!1v1,身心干净...

农门春色

农门春色

付出一切,换来的是老公和闺蜜滚床单,重生为农家女,她只想敛尽芳华,寻个朴实男人白首一生。可是,失踪多年的老爹官袍加身,衣锦而归,姊妹争,姨娘斗,天赐良缘落肩头。什么?准老公又迷上了前世那张闺蜜脸!冤孽是吧!那就新仇旧恨一起报,农门春色何惧你贵胄名媛!!!nbsp云栖木...

落叶有三声

落叶有三声

从小就被母亲抛弃,意外的被教授和老师收养,从小被当成考试机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仅长的倾国倾城,还是一个智商高的才女,唯一的不足就是人太过于保护自己,从不与人轻易交流,谁的青春里没有一道不能说的伤疤,直到遇见那个他才发现原来凉凉众生,只是一个笑话,她毁了属于她的一切只为了永远的离开,三年重见,她已然全新改变,只是她早已不记得原属于的那个他,对不起我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你,才让等待,变的没有尽头。...

九婴邪仙

九婴邪仙

故老相传,超脱于修真界之外,有一个浩瀚的仙界,百族林立,有莫大的机遇,有无尽的天材地宝,更有无尽的修炼福地。龙颜,身怀九个元婴的怪才,一步步踏上修仙之路,他该如何求仙证道,斩尽九天十地,成就无上仙路。...

超级家仆

超级家仆

萧翎本是一名普通的厨师,在意外来到异界后,他发现自己成了一个超级牛逼的大人物。他发现,自己成了大陆最强势力无极仙宫的少宫主,据说自己天资卓绝,玄功盖世,是公认的年轻一代第一高手。然而,让萧翎感到苦恼甚至是恐惧的是,他没能继承这具身体以前的记忆!他是少宫主,但他不认得宫主他玄功卓绝,但他一招都使不出来。相比锦衣玉食,萧翎更爱惜的是自己的小命。他带上一大堆看不懂的神功秘笈,带上一大包金币,逃走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