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回国以后,我经常有机会同他接触。他担负的行政职务更重了。有一段时间,他在北海团城里办公,我有时候去看他,那参天的白皮松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时候他对书的爱好似乎一点也没有减少。有一次他让我到他家去吃饭,他像从前一样,满屋堆满了书,大都是些珍本的小说、戏剧、明清木刻,满床盈案,累架充栋。一谈到这些书,他自然就眉飞色舞。我心里暗暗地感到庆幸和安慰,我暗暗地希望西谛先生能够这样活下去,多活上许多年,多给人民做一些好事情……
但是正当他充满了青春活力,意气风发,大踏步走上前去的时候,好像一声晴天霹雳,西谛先生不幸过早地离开我们了。他逝世时的情况是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楚。我时常自己描绘,让幻想驰骋。我知道,这样幻想是毫无意义的,但是自己无论如何也排除不掉。过了几年就爆发了文化大革命,我同许多人一样被卷了进去。在以后的将近十年中,我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天天在战战兢兢地过日子,想到西谛先生的时候不多。间或想到他,心里也充满了矛盾:一方面希望他能活下来,另一方面又庆幸他没有活下来,否则他一定也会同我一样戴上种种的帽子,说不定会关进牛棚。他不幸早逝,反而成了塞翁失马了。
现在,恶贯满盈的&ldo;四人帮&rdo;终于被打倒了。普天同庆,朗日重辉。但是痛定思痛,我想到西谛先生的次数反而多了起来。将近五十年前的许多回忆,清晰的、模糊的、整齐的、零乱的,一齐涌入我的脑中。西谛先生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时时奔来眼底。我越是觉得前途光明灿烂,就越希望西谛先生能够活下来。像他那样的人,我们是多么需要啊!他一生为了保存祖国的文化,付出了多么巨大的劳动!如果他还能活到现在,那该有多好!然而已经发生的事情是永远无法挽回的。&ldo;念天地之悠悠&rdo;,我有时甚至感到有点凄凉了。这同我当前的环境和心情显然是有矛盾的,但我无论如何也抑制不住自己。我常常不由自主地低吟起江文通的名句来:
春草幕兮秋风惊,
秋风罢兮春草生;
绮罗毕兮池馆尽,
琴瑟灭兮丘垄平。
自古皆有死,
莫不饮恨而吞声。
呜呼!生死事大,古今同感。西谛先生只能活在我们回忆中了。
我的朋友臧克家
我只是克家同志的最老的老朋友之一,我们的友谊已经有六十多年了。我们中国评论一个人总是说道德文章,把道德摆在前边,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表现之一,跟西方不一样。那么我就根据这个标准,把过去六十多年间克家给我的印象讲一讲。
第一个讲道德。克家曾在一首诗里说过,一个叫责任感,一个叫是非感,我觉得道德应该从这地方来谈谈。是非、责任,不是小是小非,而是大是大非。什么叫大是大非呢?大是大非就是关系到我们祖国,关系到我们人民,关系到世界,也就是要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共产主义,这是大是大非。我觉得责任也在这个地方,克家在过去七十多年中间,尽管我们国内的局势变化万千,可是克家始终没有落伍,能够跟得上我们时代的步伐,我觉得这是非常难得的。这就是大是大非,就是重大的责任。我觉得从这地方来看,克家是一个真正的人。至于个人,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像火一样热情的诗人,对朋友忠诚可靠,终生不渝,这也是非常难得的。关于道德,我就讲这么几句。
关于文章呢,这就讲外行话了。当年我在清华大学念书,就读到克家的《烙印》、《罪恶的黑手》。我不是搞中国文学的,但我有个感觉就是克家作诗受了闻一多先生的影响。我一直到今天,作为一个诗的外行来讲,我觉得作诗、写诗,既然叫诗,就应该有形式。那种没形式的诗,愧我不才,不敢苟同。克家一直重视诗,我觉得这里边有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我们中国的语言有一个特点,就是讲炼字、炼句,这个问题,在欧洲也不能说没有,不过不能像中国这么普遍这样深刻。过去文学史上传来许多佳话,像&ldo;云破月来花弄影&rdo;那个&ldo;弄&rdo;字,&ldo;红杏枝头春意闹&rdo;那个&ldo;闹&rdo;字,&ldo;春风又绿江南岸&rdo;那个&ldo;绿&rdo;字。可惜的是炼字这种功夫现在好像一些年轻人不大注意了。文字是我们写作的工具。我们写诗、写文章必须知道我们使用的工具的特点。莎士比亚用英文写作,英文就是他的工具。歌德用德文写作,德文就是他的工具。我们使用汉字,汉字就是我们的工具。可现在有些作家,特别是诗人,忘记了他的工具是汉字。是汉字,就有炼字、炼句的问题,这一点不能不注意。克家呢,我觉得他一生在这方面倾注了很多的心血,而且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克家的诗我都看过,可是我不敢赞一词,我只想从艺术性来讲。我觉得克家对这方面非常重视。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我因此就想到一个问题,可这个问题太大了,但我还想讲一讲。我觉得我们过去多少年来研究中国文学史,特别是古典文学,好像我们对政治性重视,这个应该。可是对艺术性呢,我觉得重视得很不够。大家打开今天的文学史看看,讲政治性,讲得好像最初也不是那么深刻,一看见&ldo;人民&rdo;这样的词、类似&ldo;人民&rdo;这样的词,就如获至宝;对艺术性,则三言两语带过,我觉得这是很不妥当的。一篇作品,不管是诗歌还是小说,艺术性跟思想性总是辩证统一的,强调一方面,丢掉另外一方面是不全面的。因此我想到,是不是我们今天研究文学的,特别是研究古典文学的,应该在艺术性方面更重视一点。我甚至想建议:重写我们的文学史。现在流行的许多文学史都存在着我说的这个毛病。我觉得,真正的文学史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我祝我的老朋友克家九十、一百、一百多、一百二十,他的目的是一百二十,所以我想祝他长寿!健康!
诗人兼学者的冯至(君培)先生
君培先生一向只承认自己是诗人,不是学者。但是众多的师友和学生,也包括我在内,却认为他既是诗人,也是学者。他把这两种多少有点矛盾的行当融汇于一身,而且达到了高度统一与和谐的境界。
他的抒情诗曾受到鲁迅先生的赞扬。可惜我对于新诗,虽然已经读了六十多年,却自愧缺少这方面的细胞,至今仍然处在幼儿园阶段,更谈不到登堂入室。因此,对冯先生的新诗,我不敢赞一词。
可是为什么我也认为他是诗人呢?我根据的是他的抒情散文。散文,过去也一度被称作小品文,英国的所谓failiaressay,就是这种东西。这个文学品种,同诗歌、小说、戏剧一样,也是国际性的。但又与后三者不完全相同,并不是每一个文学大国散文都很发达。过去,一讲到散文,首先讲英国,其次算是法国。这个说法基本上是正确的。英国确实出了不少的散文大家,比如兰姆(chlab)、g吉辛(ggissg)、鸦片烟鬼德&iddot;昆西(decey)等等,近代还出了像切斯特顿(chesterton)等这样的散文作家,灿如列星,辉耀文坛。在法国,蒙田是大家都熟悉的散文大家。至于德国、俄国等文学大国,散文作家则非常稀见。我个人认为,这恐怕与民族气质和思维方式有关。兹事体大,这里不详细讨论了。
病榻杂记 我授徒亿万倍返还! 大唐西域记 阅世心语 另一种回忆录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条“狗” 真话能走多远 白说 季羡林随想录1:不完满才是人生 幸福了吗 季羡林生命沉思录 季羡林谈写作 牛棚杂忆 季羡林谈人生 季羡林的人生哲理:忆往述怀 我的人生感悟 学问人生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留德十年
作者月下江离的经典小说神主无敌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当命运之神的目光投入东海之滨,吴用自小镇出,踏入东海城!从此红叶王国流传着红叶英才尽出东海的说法。王国第一炼器师出自东海!一月下十城的流风大将出自东海!十国无双的女王出自东海!让敌国胆寒的铁木台大都督出自东海!经过诸神时代,黑暗纪元,六帝一统的神佑大陆,在东海建国后是葬送诸神最后的余晖,还是重新点燃诸神的光辉?...
这是个以武为尊的世界!皇室!宗派!世家!高手层出不穷,谁能问鼎天下!张明华,一个小家族的旁系子弟,在底层挣扎却从未放弃努力!幸运的是,他在机缘巧合下获得了上古遗留的神秘空间自此苦尽甘来,接连突破层次,震惊天下!提剑四顾,世间谁人堪敌!...
...
这是个以剑为主的世界。 凌逍本为蜀山内门弟子,在观摩师门前辈渡劫的时候被天劫带到异界,重生于将门子弟身上。 掌握着无数这个世界奉为神级的剑技,还有这个...
主角叫房遗爱高阳公主的书名叫房遗爱高阳公主重生,这本小说的作者是大名府白衣最新写的一本穿越重生类小说,文中的爱情故事凄美而纯洁,文笔极佳,实力推荐。小说精彩段落试读一觉醒来,竟然变成了大唐原谅帽之王房遗爱身上。...
一百五十年前。科技之母夏娃携带巨大战舰和机器人军团,从天而降,占领了整个世界。人类在付出五十亿人口的死亡代价以后,选择了投降。活下来的人,每个人都被植入了一颗芯片。人类的所有活动,都可以通过芯片掌握,生命也不再属于自己。从此,人类被分为了四个等级,奴役,平民,精英和贵族。不同等级的人类享受着不同的待遇,等级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要想改变自己的地位,就只能在二十岁之后进入一款游戏。史诗大陆一款帮助史诗大陆原住民抵抗恶魔的游戏,那是一个剑与魔法的世界。梦想改变地位的平民矿工楚维,在到达一定年龄之后,进入了游戏世界。但随着对游戏的深入,他却发现,这并不只是一款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