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凡夫所行禅,观察相义禅。攀缘如实禅。如来清净禅。
譬如日月形。钵头摩深险。如虚空火尽。修行者观察。
如是种种相。外道道通禅。亦复堕声闻。及线觉境界。
(这是说:禅有四种,就是愚夫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禅等四种,内容已如上文所说。修持这些禅定的境界,有些人会在定中现出如日月光明,或红莲华,或现碧海晴空,深险无际。或一片虚空,有的如火烬烟灭。例如这些种种境界的形相,大抵都是堕在内外道共通的心外有法的境界中。即使稍具高明的,也大多仍在声闻或缘觉乘的境界之个而已。)
舍离彼一切。则是无所有。一切刹诸佛。以不思议手。
一时摩其顶。随顺入如相。
(这是说:要远离这些禅的境界,放下了还要放下,那就归于了无所得,一无所有。所谓不依心,不依身,不依亦不依。那么一切十方刹土中的诸佛,自然都会用不可思议的手;并非有相的手,也非无相的手,同时之间来摩其顶他也会自然地进入如来禅的境界了。)
(佛已经在本经上说了禅的四种类别,就是达摩祖师东来此土,教授传佛心印的禅宗,也明明白白说明以楞伽印心。为什么后世禅宗之徒,又说在如来禅外,另有一种祖师禅呢?甚之,还高推祖师禅,好像高过如来禅似的。这又是什么道理呢?其实,所谓祖师禅,又何尝离开过佛所说的如来禅呢?只因一落言诠,就如立竿见影,于是见影忘竿者,便滔滔都是。所以为求解脱,却反而法缚重重。后世禅师,乃高张手眼,在无义理的言句上,或者在当事人的一机一境上,用杀活手段,立地指出全体大用。然后乃知&lso;青青翠竹,悉皆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船若。&rso;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不是心,不是佛,也不是物了。什么是祖师禅?什么是如来禅?到此就一律成为多余的了。但必须实在到达这种境界,才可以横说竖说都对。否则,误人误己,不可胜数。总之,佛说:&lso;良马见鞭影而驰。&rso;如果是条跛驴,就打死它吧!仍然还是绕着磨盘慢慢地转,莫说如来禅或祖师禅,要想达到愚夫禅也不容易呢!倘使但依言教,而不求心证,或虽少有所得,少有所证,而又不能彻头彻尾解脱干净,那也只如唼空吠响的韩卢,对于自己分上,有什么用处呢?假如真是一个过量的人,视吾佛所说一大藏教,也只是自己的注脚而已。不可说,不可说,又何足道哉!毕竟如何呢?年来早晚市价不同,笔墨大涨,努力用功参究去!)
(注二十八)三种乐定:一天乐、修十善者、生于天上、受种种之妙乐也。二禅乐、修行之人、入诸禅定、一心洁净、万虑俱止、得寂静之悦乐也。三涅槃乐,离生死之苦而证涅槃,究竟得无为安稳也。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般涅槃者,说何等法谓为涅槃。佛告大慧:一切自性习气,藏意意识见习,转变名为涅槃。诸佛及我,涅槃自性空事境界。复次大慧,涅槃者,圣智自觉境界。离断常妄想性非性。云何非常?谓自相共相妄想断,故非常。云何非断?谓一切圣,去来现在得自觉,故非断。大慧,涅槃不坏不死。若涅槃死者,复应受生相续。若坏者,应堕有为相。是故涅槃离坏离死。是故修行者之所归依。复次大慧,涅槃,非舍非得,非断非常,非一义,非种种义,是名涅槃。复次大慧,声闻缘觉涅槃者。觉自相共相,不习近境界。不颠倒见。妄想不生。彼等于彼,作涅槃觉。
复次大慧,二种自性相。云何为二?谓言说自性相计著,事自性相计著。言说自性相计著者,从无始言说虚伪习气计著生。事自性相计著者,从不觉自心现分齐生。
什么是涅槃的真义
这时,大慧大士又问:&ldo;什么叫做涅槃?如何才能证人涅槃呢?&rdo;佛说:&ldo;一切自性业识所生的习气,及无始以来,熏习如来藏识(阿赖耶)和意识的妄见,都彻底转了,就名为涅槃。诸佛和我证得的涅槃,就是自性诸法性空的境界。大慧啊!所谓涅槃,就是圣智自觉的境界,它是远离断见和常见等二边对立的妄想观念,也无所谓是有,也无所谓是无。为什么它不是常见呢?因为它是远离自相(自我的存在)和共相(物我同体)等妄想,所以不是常见。为什么又说它不是断见呢?因为过去、未来、现在的一切圣贤,的确能自觉内证涅槃的境界,所以也不是断见。再说,涅槃是无生死、不灭坏的,如果涅槃的境界是灭尽一切的话,那么,也就是说灭了生死,然后涅槃才生。但生与灭是相对法,所谓入涅槃者,仍然是为另一种生灭法所缚了。如果涅槃的境界是坏灭的话,应该还在于有为的范围,因为有所坏灭,仍然是有为法的‐种。所以涅槃是远离生死和坏灭等作用和现象,是一切正觉修行者之所归依的。再说,涅槃境界,虽然没有一法可得。但也没有一法可舍。既非断灭见,也非恒常见。既非有处,也非彼岸。又不是清净,或圆寂等等所可以概括,也不是其中含有若干种义理和内容,这才名为涅槃。其次,声闻缘觉等二乘的涅槃境界,只是觉悟自我和舍离贪著外境等的爱染,因此便舍离习气,再不敢生起颠倒乱动妄想等的谬见,他们只是把这种修持,作为涅槃的境界罢了。&rdo;
佛又说:&ldo;大慧啊!还有两种自性相。1就是言说自性相的执著。与2事自性相的执著。所谓言说自性相的执著,部是由于无始以来的言语理论等的习性,累积而来,因此产生虚伪的执著习气,所以就固执成见和形成先入为主的主观观念等等。所谓事自性的执著,都是由于不觉自心妄想所现的各种差别境界,反认为这些都是事实。&rdo;
(这一段所谓的言说自性相,和事自性相两种;其所以没有和上面已经讲过的言说问题相提并论,并无其他特别意义。佛说涅槃境界以后,又跟着再说出言说和事的自性相,是为了教人勿被入涅槃等名词和观念所困惑,然后才能亲证涅槃,因此才在此处再讲解言说自性相和事自性相的原因)
复次大慧,如来以二种神力建立,菩萨摩诃萨顶礼诸佛,听受问义。云何二种神力建立?谓三昧正受,为现一切身面言说神力,及手灌顶神力。大慧,菩萨摩诃萨初菩萨地,住佛神力。所谓入菩萨大乘照明三昧。入是三昧已,十方世界一切诸佛,以神通力,为现一切身面言说。如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及余如是相功德成就菩萨摩诃萨。大慧,是名初菩萨地。菩萨摩诃萨,得菩萨三昧正受神力,于百千劫,积习善根之所成就。次第诸地对治所治相,通达究竟,至法云地,住大莲华微妙宫殿,坐大莲华宝师子座,同类菩萨摩诃萨眷属围绕,众宝璎珞庄严其身。如黄金薝卜,日月光明。诸最胜子从十方来,就大莲华宫殿坐上,而灌其顶。譬如自在转轮圣王,及天帝释太子灌顶。是名菩萨手灌顶神力。大慧,是名菩萨摩诃萨二种神力。若菩萨摩诃萨住二种神力,面见诸佛如来。若不如是,则不能见。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凡所分别,三昧神足诸法之行,是等一切,悉住如来二种神力。大慧,若菩萨摩诃萨离佛神力,能辩说者,一切凡夫亦应能说。所以者何?谓不住神力故。大慧,山石树木,及诸乐器,城郭宫殿,以如来入城威神力故,皆自然出音乐之声。何况有心者。聋盲喑哑,无量众苦,皆得解脱。如来有如是等无量神力,利安众生。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如来应供等正觉,菩萨摩诃萨住三昧正受时,及胜进地灌顶时,加其神力。佛告大慧:为离魔业烦恼故,及不堕声闻地禅故。为得如来自觉地故,及增进所得法故。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咸以神力建立诸菩萨摩诃萨。若不以神力建立者,则堕外道恶见妄想,及诸声闻,众魔希望。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诸佛如来咸以神力摄受诸菩萨摩诃萨。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紫阳花日记 渣A捡到死对头Omega后 渡盲 冬风啊 真名士,自风流:谢安这个人 妻子的报复 穿成战神文苦命闺女 我靠荒野求生直播风靡全星际 攻略四个男主后我翻车了 得罪所有皇子之后 大敦煌 和小作精协议结婚后 绝不露馅 退婚后白月光O变A了 郭沫若散文选集 清穿之嫡长子 逆袭黄金时代 赠你一颗相思豆 穿成大小姐的炮灰保姆 不要试图攻略偏执魔头
十五年前,他是豪门弃子,流落街头,一个小女孩把自己的糖果送给他。十五年后,他是东方第一战神,权财无双!王者归来,甘当大龄上门女婿,只为那一颗糖果的恩情,当我牵起你的手时,这天下,无人再敢欺负你。...
邵平穿越到仙武大陆,拥有神级杀戮系统,成为修罗杀神的故事。...
主角穿到乾德元年的立国不久的宋朝,此时宋朝正在统一中原,但赵匡胤有惩五代之乱,收拢兵权,重文轻武,这造成宋朝以后重内虚外的悲情的局面。而此时赵匡义羽翼渐丰,宋朝内部危机悄然扩大。这是最好的时光,也是最坏的时光,主角在这种大势下渐渐成长茁壮。宋九的两句名言宁肯撑着死,不愿饿汉活。穷了只能自顾自,顾不了别人,富了午夜梦回里说不定会想想其他人,不是俺说的,是孟子教我的。(这是老午的第三本北宋架空小说,质量保证,信誉保证,尽管放心收藏)...
作者火狐狸的经典小说墨先生,不爱请早说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墨先生,不爱请早说阮默对墨湛十年的爱,却抵不过他前女友的一滴泪,她选择放手成全。可是离婚了的他,却对她黏腻不行她说墨先生你够了,我绝会不吃回头草。他答墨太太,你等着给我吃就好。...
出生于小修仙家族的少女孟长星,身具三灵根,可修炼五年,却依旧无法引气入体,经历过被嘲笑被利用被算计长星摸索着前行,在跌跌撞撞中一路前行,终于步入正轨,可突如其来的阴谋,让长星坠落深渊,却也打开了救赎的通道原来一切都不是偶然,往事如烟,可并不是所有的往事都能如烟,总有些过往,在灵魂深处留下鲜红的烙印,让你想起时,微笑回味或者泪流满面...
谢尘重生了,只不过身上又多了一个屠龙刀灵。这里是一个崇尚天赋的大陆,只有拥有本命灵,才有机会成为大陆的强者。只不过,在谢尘看来,大陆的强者只不过是登临巅峰的道路上,必经的一步阶梯而已。生而不俗,谢尘必将看得更远,站得更高!问吾名,斗灵大陆,妖刀重生。宣我志,混沌归墟,刀纵天穹!已完本小说苍穹印三国之魔乱群雄欢迎品尝。...